根據天氣預報,7月上旬多強降水天氣,農業(yè)需要防災。
種植業(yè)如何減少強降水帶來的影響?
要及時采取消除積水、及時整理植物、及時培土、及時施速效肥等防災減災救災措施。根據積水情況和地形,及時組織清溝、清渠、清港,疏通泄洪排澇渠道,及時啟用排澇泵站,做好泄洪排澇工作,盡快排積水、排漬水;耕地積水排盡后,對存活的農作物和支撐架材料要及時扶正起壟;葉面施肥廣泛采用0.2%~0.3%磷酸二氫鉀溶液、0.5%~1%尿素溶液和2%~3%過磷酸鈣浸出液。對于因洪澇災害尚未收獲的耕地,應根據不同的退水期和當地情況調整種植結構,及時種植玉米、大豆、綠豆、蕎麥、秋薯、蔬菜、短季稻等作物,最大限度彌補災害損失。
自動氣象站掌握天氣變化情況
自動氣象站集成了物聯網技術、云技術、3S技術、多網融合等多種技術方案。通過實時采集空氣溫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降雨量等環(huán)境數據,構建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全覆蓋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網絡,推動環(huán)境資源高效精準傳輸和海量數據資源中心及統(tǒng)一服務支撐平臺建設。
優(yōu)勢
△完整的農業(yè)氣象系統(tǒng),適合農業(yè)生產和科學研究;
△智能微氣象一體機傳感器與擴展要素的靈活組合;
△集數據采集和無線通信于一體,采集密度可自行設定;
△單站應用、聯網和無線數據傳輸;
△支持交流/太陽能供電模式;
△大容量數據存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