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寧夏開展大風對農業影響的研究調查。據悉,進入4月以來,寧夏多大風天氣,大風日數明顯多于近5年。寧夏地處西北內陸,屬于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氣候,最顯著的特征是日照時間長,太陽輻射強,晝夜溫差大,適合種植糧食作物、釀酒葡萄、枸杞等。此次,寧夏就調查了春季大風對于農作物的影響。
氣候、土壤都是影響作物生產的因素。不僅是風,空氣溫度、空氣濕度、土壤溫濕度、光照輻射、氣壓、土壤PH等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我們可以控制一部分氣候要素助力農業生產,也可以通過天氣預測及時預防自然災害。
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,春季大風使得寧夏土壤墑情缺失,也就是土壤缺水,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旱情,對葡萄、枸杞等特色作物生產產生負面影響。
為了預防干旱、凍害等災害,一些地區的農田引進農田小氣候觀測站,通過傳感器24小時、不間斷地觀測附近氣候的變化,包括但不限于空氣溫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氣壓、土壤溫濕度、光照輻射等天氣因子。風途科技農田小氣候觀測站將采集到的數據傳送至遠程控制中心,而后控制中心依據將各類信息歸納總結,及時發布預警信息。
比如溫度低了,可能會遇到凍害,可以采取地膜覆蓋、清溝培土等方式,或者在大棚里搭建火爐、電暖風等增加溫度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技術被運用到農業當中,農田小氣候觀測站在未來也必將獲得更多的推廣!